分享到微信
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症竟然有联系?

通用

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症这两个与老年健康相关的问题,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你是否又知道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神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显示,虽然老年痴呆症与骨质疏松症在致病机制上完全不相同,但是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症到底有什么关系。

图片

骨质疏松&老年痴呆

在关注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骨质疏松以及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

实际上会不会得骨质疏松,主要取决于个人一生骨量峰值的高低和后来骨量丢失的速度。

人生的骨量经过三个时期,即增长期、平稳期和下降期。增长期在20岁左右结束,此时人体骨量和骨密度达到最高值,即获得峰值骨量。峰值骨量将维持数十年,女性在围绝经期骨量开始下降,绝经后5-10年出现一个快速骨量减少期,随后骨量持续下降;男性则没有骨量的快速下降期,但在40岁以后出现相对缓慢的骨量下降。

图片

什么是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又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这种疾病起病较为隐匿,所以在疾病早期较难被发现,而大发现得时候往往已经到了严重得程度,年龄越大,该疾病得发病率越高,是因为脑组织萎缩、变性而造成得一种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我国是世界上痴呆人数最多的国家,痴呆人数从1990年的36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919万人。

图片

骨质疏松患者更容易得痴呆

近日,国际著名神经病学期刊Neurology发表一项重要研究,证实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患上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分别增加了46%和39%,这种现象在绝经后的女性中尤为明显。且股骨颈的骨密度与痴呆症风险的相关性尤其明显。

图片
截图来源:Neurology

该研究由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的团队开展,历时约18年,涉及3651名老年人,在研究开始时平均年龄72岁。参与者在研究开始时都没有痴呆症,并都接受了骨密度检查,包括全身、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截至2020年年初,共有688人患上各种痴呆症,其中大多数是阿尔茨海默病。

总体而言,研究开始时这3651例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72.3,其中57.9%为女性。整体随访期间共有688例参与者(18.8%)发生痴呆症,其中528人(76.7%)为阿尔茨海默病。

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随访期间,相较于其他骨骼部位,股骨颈骨密度降低与全因痴呆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升高最为相关。股骨颈骨密度较低的参与者人群,痴呆症的发病风险升高了26%。

图片

此外,在随访的前10年中,低骨密度与全因痴呆症风险升高之间的关联最为紧密。具体而言:

  • 股骨颈骨密度较低的参与者人群痴呆症的发病风险升高了103%;
  • 全身骨密度较低的参与者人群痴呆症的发病风险升高了42%;
  • 骨小梁评分较低的参与者人群痴呆症的发病风险升高了59%。

如何预防

骨质疏松与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衰老、全身炎症、抑郁、性别和缺乏体力活动的都有可能是该病的诱因,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骨密度降低、使用糖皮质激素、遗传或环境因素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考虑改变生活方式,提早预防危险的发生:

  1. 预防跌倒:加强平衡能力、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居住环境改造,增设把手,减少障碍物,地面采取防滑措施;老人跌倒后不要慌张,积极自救。
  2. 合理饮食:加强日常饮食中的蛋白质、钙剂和维生素D、维生素B12的摄入;减少糖、盐、油的摄入量,常吃富含胆碱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花生、核桃、鱼类、肉类、燕麦、小米等。
  3. 戒烟戒酒: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长期大量饮酒可能会增加骨折风险,少饮或不饮烈性酒,也会降低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4. 适量运动,多晒太阳:如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户外运动的同时可以接受日光照射。手脚的承重和拉伸训练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但需由专业人士指导并做好运动保护。
  5.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起早睡等作息习惯能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老年人要避免长时间看视频、打麻将等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吃东西时要多咀嚼,吃饭要吃七分饱,这样不但能预防老年痴呆,还能很好地保护消化系统。
  6. 食品卫生:预防病从口入,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细菌感染易引起人体炎症,而重金属会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展。
  7. 勤动脑:经常进行一些脑力活动,如看书、下棋等。
  8. 不用铝制品:尽量不使用铝制的炊具和餐具,以减少铝的摄入量。

图片

本文仅为科普,不作为诊疗依据,个人情况请遵医嘱。如需转载请遵循CC版权协议正确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