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保暖背后的骨质疏松隐患,冬天最容易缺的营养是什么?

通用

冬天一到,大家都开始穿上厚厚的衣服,围巾、手套、羽绒服一件接一件,简直就是“行走的被窝”。但是,有没有想过,穿得太多,尤其是我们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可能会悄悄影响到骨骼健康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冬天的保暖与骨骼健康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它是如何导致“隐形杀手”——骨质疏松悄然到来的。

维生素D:骨骼的“秘密武器”

维生素 D能促进小肠吸收钙质和磷酸盐,也有调节骨骼生长的作用。一般认知中,缺少维生素D会使人没办法从食物吸取足量的钙,这时人体不得不释出骨骼中的钙质,以维持其他生理活动(例如肌肉收缩),骨骼会变脆,且拖慢健康新骨生成的速度。

而骨骼健康的幕后英雄就是维生素D。它就像一把钥匙,帮助钙进入骨头,增强骨密度。如果维生素D不足,钙就无法顺利进入骨骼,骨头就容易变得脆弱,进而引发骨质疏松等问题。

尤其是冬天,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以下几类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
  • 宅家族:不爱出门、不晒太阳的人。
  • 高风险女性:更年期女性因为激素变化,骨骼钙质流失速度更快。

那么,维生素D是怎么来的呢?简单来说,人体大部分的维生素D是通过皮肤在阳光的照射下合成的。紫外线照射皮肤,激活体内的反应,最终转化为维生素D。所以,晒太阳是我们获得足够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

Image

冬天的“阳光危机”

冬天到了,阳光变得稀缺。再加上我们穿得越来越厚,皮肤很少接触到阳光。于是,维生素D的合成就受到了影响。想想看,冬天穿上羽绒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外出时几乎没有皮肤暴露在外面,紫外线根本进不了我们的体内,维生素D合成自然就变少了。

这时,问题就来了——如果维生素D合成不足,钙吸收不好,骨密度下降,骨骼就容易变脆弱,久而久之,骨质疏松的风险就增加了。

美国哈佛公卫学院营养学系教授威力特(WalterWillett)曾进行大型调查研究追踪超过12万人后发现,多达60%受试者在冬季体内维生素D不足。

除高纬度国家之外,像日照旺盛的泰国、中东地区,也有类似问题,初步分析可能是因过度防晒或戴面纱,阻隔紫外线照射皮肤,人体自行制造维生素D的量不够;另外像工作日夜颠倒、长期卧床也会妨碍维生素D生成。

冬季如何保护骨骼健康?

别担心,虽然冬天的阳光很“吝啬”,但咱们还是有办法保护骨骼健康,避免骨质疏松的侵袭。

1. 适当晒太阳:虽然冬天阳光有限,但天气好的时候,大家可以抓住每一个能晒太阳的机会,哪怕只是晒一会儿脸和手臂。每次大约10-30分钟,足够了。

2. 饮食补充维生素D:除了晒太阳,咱们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维生素D。比如: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蛋黄、奶制品等,都是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多吃这些食物,有助于补充缺乏的维生素D。

Image

3. 适量补充维生素D:如果因为天气太冷或工作忙碌,真的没时间出去晒太阳,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D的营养补充剂。这样,骨骼健康也能得到保障。

4. 加强骨骼锻炼:冬天虽然冷,但运动还是要做的!适量的户外运动,不仅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还能增强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比如走路、爬楼梯、做瑜伽等,都是有益的选择。

美德瑞健康提示

冬天穿得厚、保暖是好事,但别忘了,适当的阳光照射和合理的饮食、锻炼,才能真正为我们的骨骼加个“保暖罩”。冬天是骨质疏松的高发季节,如果我们能从生活的小细节做起,保持维生素D的水平,就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保护骨骼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做个“晒得更健康”的骨骼主人!

本文仅为科普,不作为诊疗依据,个人情况请遵医嘱。如需转载请遵循CC版权协议正确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