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节科普:骨关节炎为何对更年期后的她 “情有独钟”?
每年的3月8日,都是属于女性的节日。你可能会收到鲜花、礼物,或者一次温馨的家庭聚餐,但有没有想过,最值得“宠爱”的,其实是自己的健康?尤其是膝盖,这个默默支撑你走遍世界的“老朋友”!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妈妈、阿姨、奶奶,总比同龄男性更容易喊膝盖疼、腿脚不利索?如果你问她们:“怎么回事啊?”大概率能听到类似的回答:“哎呀,老了呗!”
但真的是因为“老了”吗?其实,骨关节炎(尤其是膝骨关节炎)对更年期后的女性“情有独钟”,并不仅仅是因为年龄,而是女性身体的特殊性导致了她们更容易中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其中的原因。
骨关节炎的“性别偏见”
骨关节炎(OA),顾名思义,就是关节里的软骨慢慢磨损、退化,导致疼痛、肿胀,甚至影响活动。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是导致全球残疾和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虽然它不是女性的“专属”疾病,但女性的患病率远高于男性,特别是50岁以后。在《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发表的文章中的提到:约有73%的骨关节炎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上,且60%为女性。
为什么骨关节炎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更高,虽然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但是存在一些可能的解释:
1. 雌激素减少,关节的“保护伞”没了
女性在更年期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雌激素不仅是“青春的源泉”,还具有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的作用,减少炎症。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骨密度降低,关节软骨的代谢也会受到影响,变得脆弱易损,从而增加了骨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2. 关节结构不同,女性天生“吃亏”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生理结构也使得她们更容易患上骨关节炎。女性的骨盆比男性更宽,导致膝关节的角度更大(Q角更大),这就像汽车的车轮有点“外八”,更容易让膝盖承受额外压力,导致关节磨损。
3. 肌肉力量较弱,膝盖承重更大
相比男性,女性的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尤其是股四头肌(大腿前侧的肌肉)。这个肌肉就像是膝盖的“支撑架”,如果它不给力,膝盖就更容易受到冲击,加速磨损。
4. 体重增加,给关节“加负”
更年期后,代谢变慢、体重增加是很多女性的共同烦恼。而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体重的3-5倍,也就是说,体重每增加1公斤,膝盖就要多承受3-5公斤的压力,长此以往,软骨哪能吃得消?
有研究表明,肥胖或高体重指数(BMI)是骨关节炎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果全球人口的肥胖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骨关节炎负担预计将减少 20%。
女神节,送自己一份“护膝”礼物
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鲜花和蛋糕虽好,但最好的礼物,是让自己健康、自信地走下去!想要让膝盖“逆龄生长”?这几招赶紧学起来!
- 适量运动,练出“护膝肌”:想要关节好,肌肉必须给力!推荐练习股四头肌(大腿前侧的肌肉),比如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这些动作可以增强膝盖的支撑力,减少软骨的压力。
- 控制体重,别让膝盖“超载”:如果体重过重,膝盖就像每天背着“沙袋”在走路,久而久之,肯定受不了。所以,合理控制饮食,保持健康体重,对膝盖的保护作用巨大!
- 饮食补充“关节养分”:骨关节炎虽然不是“缺钙”导致的,但适量补充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可以帮助增强骨骼和软骨的健康,比如喝牛奶、吃豆制品、鱼肉等。少吃高糖、高盐食物。
- 避免“毁膝”动作:少做深蹲、长时间跪坐等动作、以及蹲着干活、频繁上下楼梯和爬山等,这些姿势会让膝盖承受超负荷压力,加速软骨损伤。
关节疼痛,这些情况要重视
如果只是偶尔酸痛,休息一下、调整运动量可能就缓解了。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就医:
- 晨僵超过30分钟,活动后仍不缓解;
- 关节肿胀、积液,按压有明显疼痛;
- 上下楼、走路困难,影响日常生活;
- 持续性疼痛,夜间也难以入睡。
医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评估关节情况,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物理治疗,甚至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美德瑞健康提示
别再把骨关节炎当作 “人老了的正常现象”,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健康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个女神节,除了宠爱自己,更要守护自己的健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好好爱护关节,优雅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