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钙化”?别急,一文读懂钙化性肌腱炎
最近,“杨幂谈胳膊钙化”的话题冲上热搜,瞬间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表示:胳膊怎么会出现钙化?胳膊钙化,多数情况下指的是胳膊部位的肌腱出现了钙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钙化性肌腱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钙化性肌腱炎”,希望更多人能听懂身体的“求救信号”,用正确认知守护自己的健康。
什么是钙化性肌腱炎
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由于肌腱内钙沉积所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常见于肩袖肌腱,尤其是冈上肌腱。其特征是肌腱组织局部出现钙化,可能导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在急性发作期产生剧烈疼痛。
想象一下,你的肌腱本来应该是柔韧、有弹性的,结果某一天,它的某个部分开始沉积钙质,变成了一小块硬邦邦的“石灰渣”。这些钙沉积在肌腱里,就像是水管里结了水垢,影响正常运作,还会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这就是钙化性肌腱炎。
什么原因导致钙化性肌腱炎?
肩袖肌腱内钙沉积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这与肌腱的磨损和正常愈合过程的功能障碍有关。它往往影响 40 至 60 岁之间的人,女性受影响的可能性略高于男性。
钙化性肌腱炎病程进展“三部曲”
一般按病程进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钙化前期、钙化期和钙化后期,其中,钙化期又分为三期,分别是:
- 形成期:钙质开始在肩膀肌腱中沉积,逐渐堆积成小石子一样的钙化物。
- 休眠期:此时钙质沉积的过程停止,钙化物稳定下来。
- 吸收期:吸收期又称急性发作期。免疫系统中的一些“吃货细胞”开始清除钙化沉积物,这一过程通常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患者发病时的剧烈疼痛往往就是处于这个时期。随着钙质被吸收,肌腱开始愈合,新的健康组织取而代之。
钙化性肌腱炎是自限性疾病,钙化病灶有可能自行吸收痊愈,虽然这个过程是可逆的,但如果钙的调节失败或者肌腱愈合失败,钙化可能继续恶化,并导致急性肩痛。长期的肩膀疼痛和活动受限,也可能引发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周炎),进一步影响肩关节的功能。
钙化性肌腱炎的常见症状
- 肩膀侧面出现急性/剧烈疼痛,并可能向下延伸至肘部。
- 突然或逐渐出现疼痛(随着钙沉积物的积累)。
- 举起手臂时疼痛加剧,尤其是举过头顶或远离身体时。
- 夜间疼痛加剧。这可能会影响睡眠。
- 手臂感到无力。
- 抬起或携带购物袋等物品时感到疼痛。
如何诊断和治疗
医生通常会通过X光或者超声来检查是否有钙沉积。有些钙化团像一小片云朵,有些则像一颗颗米粒。如果看到这些白白的影子,基本就可以确诊了。
保守治疗
- 休息:减少肩部活动,让肌腱有时间自我修复。
- 止痛消炎:口服消炎药或局部注射激素,缓解炎症和疼痛。
- 物理治疗:热敷、冲击波治疗等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加速钙质吸收。
微创治疗
如果疼痛顽固,可以通过冲击波治疗、冲洗针吸或者关节镜手术,将钙化物取出。
如何预防
引起钙盐沉着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风险:
1. 适量运动:增强肩部肌肉力量,避免过度劳损。
- 肩胛松动:挺胸坐直,耸肩向上向前画圈,向后向下画圈为一组动作。换方向重复执行,可连续10次,1天2回。
- 推墙训练:强化前锯肌肌力,增加肩膀稳定度。立于稳定墙面前,手臂伸直举头顶,轻压墙面。双脚后退一步使身体微倾斜。手肘伸直推墙使胸口远离墙面,停留5秒复位。每组8-10下,一次可做2-3组,一天3-5回。
2. 注意姿势:减少长时间维持同一动作,比如用鼠标时保持肩部放松。
3. 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糖,保持良好的代谢状态。
4. 热敷或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钙沉积风险。
美德瑞健康提示
钙化性肌腱炎虽然疼起来要命,但它并不可怕,大部分患者都能通过保守治疗恢复。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不要拖成“老病号”。看到这里,如果你身边有人总是抱怨肩膀疼,不妨提醒他去检查一下,别让小病拖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