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脆皮模式」警告!咳嗽竟能触发“脊柱压缩性骨折”?

胸背部 腰骶部

近日,65岁的李大爷因感冒引发高烧与剧烈咳嗽,本以为是小毛病,可一次猛烈咳嗽后,腰部剧痛难忍,无法起身。家人赶紧带他去医院,经检查后发现,李大爷这是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折?咳嗽还能把骨头咳断?”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其实,在骨科门诊,这种病例并不少见。尤其是中老年人,轻轻一摔、一咳,甚至弯腰提个东西,都可能导致脊柱骨折。

什么是脊柱压缩性骨折?

咱们的脊柱是一节节椎体垒起来的,就像叠罗汉。年轻时骨头硬朗,就算磕磕碰碰也不怕。但年纪大了、骨头“疏松”了,就像老房子地基空了,一压就塌。

所谓“压缩性骨折”,就是椎体在外力作用下被压扁、塌陷,通常见于胸腰段,也就是背和腰交界的地方。

它不是那种有“咔嚓”响声、肿得老高的骨折,而是慢慢地塌下去,但疼起来照样要命。

Image

为什么咳嗽也能导致骨折?

骨折不一定非得摔倒,骨头变“脆”,轻微动作都可能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像李大爷这种,反复剧烈咳嗽时,胸腹部压力会传导到脊柱。对一个本来就骨质疏松的椎体来说,这种压力就够它塌一下的了。

类似的“触发点”还有:

  • 弯腰搬重物
  • 突然打喷嚏
  • 用力上厕所

所以很多人一开始根本没意识到是骨折,只觉得“腰疼”或“闪了腰”,结果一查才知道是骨头塌了。

脊柱压缩性骨折怎么治疗?

1. 保守治疗

适合症状较轻、塌陷不严重的患者。主要是卧床休息、支具固定、止痛、补钙。但要注意:长期卧床对老年人影响大,容易并发肺炎、血栓、肌肉萎缩等。

2. 微创手术

如果疼痛明显、塌陷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椎体成形术。医生在局麻下经皮穿刺,将“骨水泥”注入塌陷椎体内,让塌的骨头重新“撑起来”。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患者可以较快的下地活动,极大地减少了因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风险,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Image

如何预防脊柱压缩性骨折?

其实,脊柱压缩性骨折最可怕的不是骨折本身,而是它背后暴露的问题:骨质疏松。

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提前预防以及让骨头“结实”起来:

  1. 补钙和维生素D:建议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奶类、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此外,天气好的时候晒晒太阳,这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好方法。
  2. 规律运动:如快走、抗阻训练等,可以增强骨骼强度。
  3. 定期骨密度检测: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女性更应早筛查、早干预。
  4. 避免跌倒和外伤:家中地面要防滑,浴室可装扶手,地上不要乱放东西。

美德瑞健康提示

骨头平时看不见,但一旦出了问题,却可能影响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别等塌了、断了、疼了,才追悔莫及。

给自己的骨头打一份“预防针”,是每个中老年朋友都该认真对待的大事。今天多在意一点,明天就多轻松一点。

本文仅为科普,不作为诊疗依据,个人情况请遵医嘱。如需转载请遵循CC版权协议正确标明出处。